中文文章

做好课题分离,不为他人的情绪买单!

你是否常常跟你身边的人起冲突, 想要别人照着你的方法做, 对方却总是不理你? 你是否无法拒绝别人提出的任何请求, 害怕拒绝了会被别人评价为不好相处? 你是否容易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伤心好几天, 觉得自己是不是真的如对方说的那么差劲? 如果你有这些状况, 那都是因为你没有做好 “课题分离” 。这篇文章会跟你介绍什么是课题分离? 怎么执行? 此文章也会指出一些大众对课题分离理论所产生的误解。如果你也想解决人际关系甚至是人生的问题, 那就继续看下去吧! 什么是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这个概念是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来的。 意思是所有事情都可以区分为 “自己的课题” 和 “他人的课题”。 当一件事发生时, 无论好坏, 都要先区分出这是谁的课题。 ...
中文文章

高敏感人群才懂的烦恼!一次过给你三个生活指南。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有一群特别的人,他们对于外界的刺激异常敏感。他们是高度敏感的个体,对于情感和环境变化有着强烈的感知。然而,很多时候,这个群体常常被误解和轻视。本文旨在探讨高敏感人群所面临的误解,并试图打破一些普遍存在的刻板印象,深入了解这个独特群体的内在世界。” 【对高敏感人群常见的误解】 误解1:高敏感是一种弱点或缺陷 强烈的情绪反应, 常常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弱点。 但其实高敏感的人, 并不是如大家想象中那种 “很容易歇斯底里的样子”。过往的研究发现, 高敏感的人能够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这是因为他们更倾向于内化自己的感受并将所习得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  此外,人们认为高敏感群体对外界的刺激过于敏感, 会使得他们不具备应对挑战和压力的能力。 但事实却恰恰相反, 他们可能会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对挑战有更敏锐的感知, 这反而有助于做出更为细致和周到的决策。他们也更能感受到他人的情绪, 对于团队合作或社交情境中的需求有更好的理解。所以, 可以看出, 高度敏感不一定是缺点,反而可以是优势。 误解2:高敏感的人都是内向性人格 高敏感的人不热衷社交, 也比一般人需要更多独处的时间和空间来处理,思考和消化来自外界的刺激和体验。 所以,他们常常会被误认为是不善社交且内向的。 但Elaine Aron ...
中文文章

那么,为什么这些人会比常人更敏感呢?背后的机制和原理是什么?

Elaine Aron 是最早对高敏感人群 (Highly Sensitive Person, HSP) 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她的研究指出,人群中有约 20% 的人有着异常敏感的大脑,这些人在面对他人情绪时表现出更强的生理反应。研究表明,除了情绪以外,高敏感人群对包括声音,气味等任何细微的外部刺激都有着超高的意识,他们在处理外部信息时会更加彻底,面对正面或负面的刺激时都有会产生强烈的反应。 研究表明, 高度敏感这个特征是有其生理因素的。 尽管目前关于这方面的具体研究还不够充分,但研究表明很多基因决定了一个人是否高度敏感。 这些基因都与神经递质,大脑,和情绪有关。 所以, 高敏感人群大脑的工作方式可能天生就和普通人不同,他们的神经系统会更为彻底地 “消化” 信息。 【高度敏感者的生理因素】 1.     基因遗传 ...
中文文章

常常为了别人的事情感到焦虑难过:你有可能是高敏感人群!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 对于别人一句无关紧要的言辞过于在意,总是下意识地反复思考和分析; 情绪起伏很大, 别人眼中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有可能会引发你巨大的情绪波动; 很容易精疲力尽, 尤其是在一些比较噪杂拥挤的环境里, 比如参加朋友聚会或派对; 常常从身边人的口中听到这样的话:你想太多了吧;你怎么那么玻璃心;没必要那么敏感吧; 遇到问题或挑战时会不断地责怪自己, 觉得自己应该做的更好, 忽略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和成就; 当面临未预料到的事情时, 会感到困扰和焦虑,比如尝试一些没做过的事 、突如其来的问题或挑战; 同理心非常强, 同理心非常强, 能设身处地体会别人的感受, 以至于经常被当做倾诉的对象…. 如果你对以上的描述有强烈的共鸣,那么,你很有可能是所谓的 “高敏感人群”。 1997年,心理学家夫妇 Elaine N. ...
社会心理现象
中文文章

香港示威,关我什么事?

首先,我必须做一个澄清,我没有支持任何一方。只是最近都有在留意香港的局势,看了一些新闻,一些影片,和一些帖子。 面对当下香港示威的状况,风雨不断,评论四起。虽不是政治专家,我相信还有一个角度可以解析当下局势,那就是“心理学”。 为何和平示威会变成暴力的舞台? 为什么示威者纵火,狂砸东西,狂吐不雅言语,有的甚至变得丧心病狂? 为什么身为维护秩序的警察也滥用职权,滥用武力,变得残民害理?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这个状况发生在我们的国家,我们会不会,或有没有机会也成为当中一份子;有一天,我们会不会成为我们自己最讨厌的那个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Leon Festinger 曾经在1952 提出一个社会现象叫做“去个性化 ”(Deindividuation) 指的就是当一个人参与群体行为时,因原有的个体特征完全被埋没在群体里,他会有机会因为不受控制和约束,而做出冲动和异常的行为。在香港这里呢,则是群体暴力的现象。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 Gustave Le Bon 过后提出,主要有三种机制来促使“去个性化 ”状态的产生。 第一, “匿名”是“去个性化”不可缺少的最大的因素。因为匿名可以使人难以辨认个人的真实姓名和身份,给人一种做什么事都不会被惩罚的感觉。因此,我们可以为所欲为,抱着一个 “反正没人认得我”的心态。 第二, 在群体中的个体不自觉地认为对于集体行为,他无需付上责任,因为这是集体的决定,群体的行为。如果要付责任也是一群体一起付上责任,我怕什么呢? ...

Posts navigation